Find journeys, in the Yun travel!
本区景点推荐

贝宁不归门
1580年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在非洲沿海地区贩卖奴隶。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,平均每年都有10000多名黑人被贩往巴西、加勒比海和北美地区,送往种植园和采矿场做苦役,沦为奴隶。贝宁的维达(OUIDAH)是非洲奴隶“出口”的主要港口,不归门是贝宁政府于1995年在当年运奴船停泊的码头处建立的纪念性建筑。所谓“不归门”,意思就是一旦跨过此门,就踏上了不归之路,从此再无回归之日和回归的可能。
站在不归门纪念碑前,仰望碑上的浮雕,只见奴隶们被背绑着双手,像牲口一样被驱赶上船。为了在交易、运输时便于区分,奴隶们的背上已被烙铁烙出类似于编号一样的印记,因为奴贩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奴隶们的名字。历史上有来自葡萄牙、荷兰、丹麦、法国和英国等五个国家的奴贩前来购奴,奴贩就把他们国家名的首字母烙在所购奴隶的身上。烙字时还要把奴隶的嘴堵上,不让奴隶在被烙时发出惨叫,只让他们在痛不欲生中“默默”忍受。被装上船的奴隶,男性奴隶要趴着,女性奴隶仰躺着(双手可能还要背绑着——作者推测)。一条船大约要装上1000多个奴隶,驶向茫茫大海。
据史料记载,从15世纪末到奴隶贸易被废除的1870年左右,大约有两千万非洲人沦为奴隶。其中就有一半人命丧前往美洲的路途中。
以上展现的是奴隶们肉体上的不归,展现了他们离开非洲沦为奴隶的过程。而对奴隶们追求灵魂的回归,奴贩们似乎不加限制。纪念碑朝海一面的浮雕里,两排奴隶之间有一颗树,被称为“回归树”,说奴隶们绕树三圈,可保死后灵魂回归,不知是奴隶们真的信以为真,还是奴隶贩子有意编造的骗局。真实的“回归树”是1727年种下的,现在已难觅其踪。当时在种树之前,他们还选了一个最强壮的奴隶,把他活埋在下面,故此这棵树当时也被称为“灵魂树”。
不归门前有一段“不归路”,或称“奴隶之路”(Route d’Esclaves),它是被运往巴西、加勒比海和北美地区种植园的奴隶们,从非洲土地上走过的最后一段路程。它起始于维达古城的历史博物馆(Musee d’Histoire d’Ouidah)门前的“奴隶拍卖广场”。奴隶们被绑着双手,被驱赶着沿着4公里泛红的漫漫沙砾路--“奴隶之路”,走向海岸线的“不归门”(Point of No Return)纪念碑处,然后登上驶往美洲的运奴船……

贝宁不归门地图

地图使用指南:
(1)本电子地图的基本界面是政区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图;
(2)点击地图左上角“地图-地形”或“卫星图像”,可以分别显示贝宁不归门地图地形图和贝宁不归门地图高清卫星图;
(3)点击地图右上角小四方形“□”,可一键切换贝宁不归门地图全屏大图;
(4)点击地图右下角“+ -”,可对地图进行缩放(手机端也可以用双手指缩放);
(5)用鼠标可以拖动地图到任意位置(手机端用手指拖动)。


